很多人把固定资产盘点想得特别复杂,觉得必须找审计公司或者整组人盯着。其实,小团队只要把流程拆分清晰,配合轻量化工具,就能把人力成本降低到最低。
下面给你拆解4大思路+6步高效流程,让3~5人团队也能快速做完盘点。
流程拆分
把盘点拆成前期准备—核对—差异处理—台账更新四段,避免“现场一锅粥”。
责任分明
小公司最怕“大家都在盘”,最后没人负责。每一件资产必须先明确责任人。
工具助力
不需要大型ERP,一份规范的Excel表+二维码工具就能提升效率。
集中时间
与其零散盘点一周,不如集体集中一天“封闭盘点”,效率更高。
接下来一步步讲清楚,每一步怎么做才能减少重复和浪费。
怎么做?
在盘点开始前,先准备最全的资产清单,不管是财务台账还是记忆里的都先拉一份。
表格字段要包含:
编号(如PC-001)
资产名称
型号
购置日期
金额
存放地点
使用人
状态
操作要点:
别等盘点现场再想“这个是哪来的?”
先把账补全,哪怕数据不精确。
为什么能省人工?
因为“信息先完整”,就不会在现场反复找人问。
要做什么?
提前在清单里标出每件资产的责任人,让他们提前准备。
建议:
每件资产都有签字确认
如果责任人离职或不清楚,先设定“临时责任人”
操作提示:
制作《责任确认表》,分配好后所有人签字。
为什么能省人工?
盘点当天,任何异常都能直接找对应的人,而不是到处打听。
要做什么?
给每件资产贴编号标签
如果有二维码生成工具,可先生成扫码贴纸
操作方法:
小批量资产:用打印纸+胶带
有条件:用二维码批量打印工具
为什么能省人工?
因为一旦编号和标签到位:
盘点时一眼识别
扫码即录,免去人工抄表
具体怎么分?
两人一组(A负责核对,B负责记录或扫码)
按区域分:办公区/仓库/公共区
每组只负责自己的部分
操作流程:
对照清单逐一核对
核对编号/标签
确认状态(在用/闲置/损坏)
拍照存档
记录到表格
小技巧:
先盘责任人最集中的区域,因为数据最齐全。
为什么能省人工?
一次性核对+记录+拍照,全流程一次过,不再返工。
盘点结束后:
立即把表格和现场数据比对,生成:
账有物无(疑似遗失)
物有账无(疑似未入账)
状态异常(损坏等)
差异清单要包括:
资产编号
异常类型
责任人
初步原因
操作建议:
差异清单必须在盘点结束当天生成,趁大家印象新鲜,立刻核实。
为什么能省人工?
后期不需要反复开会确认,每条异常都有证据。
处理流程:
盘盈:补录台账
盘亏:责任人说明,审批减账
状态异常:确认修理或报废
操作要点:
每条处理结果都要有签字
更新电子台账
归档资料(表格+照片+签字)
为什么能省人工?
每条异常在同一天闭环
资料一次性归档
即使预算有限,也建议引入轻量化工具:
二维码盘点App(手机扫码)
市面上很多SaaS版本,年费不高
可以批量导入台账,盘点一键录入
固定资产管理系统
自动生成折旧表
留痕责任人记录
日常资产调拨随时更新
举例:
云呐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就是适合小团队的轻量化解决方案。
上午:
9:00—10:00 分组+任务分配
10:00—12:00 核对+扫码+拍照
下午:
13:30—15:00 异常整理+责任确认
15:00—17:00 台账更新+归档
一整天就能高效收尾。
再小的团队,也可以用专业的流程+责任分工+工具协作,做到:
“先分清谁负责”
“先搞清楚清单”
“一次性核对完成”
“当天差异闭环”
这样,不仅节省人力,还能让固定资产管理真正清晰透明。
点击开通免费试用: 点我提交申请
友情链接: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| 工单管理系统 | 运维管理系统 | 数字孪生 | ITSS工具 | 动环监控系统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