固定资产盘点时发现资产缺失,行政怎么处理? -【云呐资产物联服务平台】
动态资讯
DYNAMIC INFORMATION
全部动态>阅读文章
固定资产盘点时发现资产缺失,行政怎么处理?
云呐平台发布2025-07-02 13:5620

固定资产盘点时发现资产缺失,既涉及资产安全管理,又关乎行政管理规范,处理不当将引发审计风险、资产流失、责任不清等连锁问题。作为行政人员,需在第一时间启动规范流程,确保查明原因、明确责任、合法合规处置。以下是一个专业、实用的处理思路:
一、第一时间登记与封存盘点记录
一旦发现资产缺失,不应急于口头处理,而应及时做以下动作:
  • 填写“资产盘点异常记录表”,记录缺失资产的编号、名称、规格、存放地点、责任人、最后使用时间;
  • 由盘点人、责任人、部门主管三方签字确认;
  • 暂时封存该记录数据,不参与正式账实比对结果上报,避免账面误处理。
这一步的重点是“定性登记”,保留最原始的缺失证据。
二、启动内部调查流程
资产缺失并不等于一定遗失或被盗。行政人员应牵头与相关部门配合开展初步调查:
  • 查阅资产调拨、借用、维修等记录,确认是否人为漏登记;
  • 询问责任人和同事最近是否搬动过资产;
  • 排查仓库、会议室、库房、维修点等“临时存放地”;
  • 必要时调取
监控视频或查看门禁记录
很多“缺失”资产,最终在跨部门存放点找回。
三、分类分级处理缺失资产
调查后仍无法找回资产的,应视情形进行分类处理:
1. 明确责任类:
  • 因责任人疏忽导致资产遗失的,应按照公司制度追责;
  • 依据《资产责任书》或相关管理制度,提出
赔偿或整改建议
  • 通知人力或财务部门,
作为绩效考核或经济责任处罚依据
2. 管理流程缺陷类:
  • 如发现是因资产流转流程混乱(如借用无登记),应启动流程修订;
  • 通知IT、行政、财务联合优化固定资产管理流程,增加扫码追踪审批机制
3. 外部不可抗力类:
  • 如因搬迁、火灾、水灾、盗窃等外因造成资产丢失,需提供
完整事件说明书
  • 行政应协助财务部门完成资产报废处理流程
四、资产系统内操作建议
无论找回与否,最终需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进行如下处理:
  • 对“找回”的资产更新状态为“已复核”;
  • 对“确认丢失”的资产,执行“报废”或“调账”操作,并
附上缺失处理记录扫描件
  • 保留缺失数据备份,便于后期审计检查。
使用如云呐固定资产管理系统,可自动记录所有盘点异常处理轨迹,提升合规性与可追溯性。
五、后续预防机制建议
  • 定期组织资产使用责任培训
  • 增设资产借用扫码登记流程
  • 在新购资产时即打印二维码标识,并纳入系统统一管理;
  • 每季度实施小范围抽盘,减少年度盘点压力。
资产缺失并非仅是行政“查不到”的问题,而是企业内控是否完善、责任体系是否清晰的体现。行政人员作为资产管理的中枢节点,应善用系统工具与流程机制,将被动发现变为主动预防。

点击开通免费试用: 点我提交申请

友情链接: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| 工单管理系统 | 运维管理系统 | 数字孪生 | ITSS工具 | 动环监控系统
Copyright©2024 浙ICP备2024135582号    杭州鑫云呐系统科技有限公司 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