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调拨一台打印机,用了三天、五个人、八条微信。”这是不少行政人对设备调拨流程的真实写照。
在多部门、多区域协作日益频繁的企业环境下,设备调拨本该是件高效的小事,却常因流程繁琐、责任不清、执行混乱,演变成“踢皮球”式的内耗现场。尤其是行政部门,常年充当“联络中枢”,既要协调人力,又要处理设备状态,一不小心就成了背锅侠。
但近期,一家连锁型企业的行政总监分享了她的“快递式”设备调拨法,在业内引发了广泛关注。仅三个月时间,该企业内部设备调拨效率提升72%,员工满意度显著提高。这种看似简单却效果显著的管理方式,正在成为行政管理的新范式。
设备调拨为何频频“扯皮”?
在“快递式”管理法亮相之前,很多企业的设备调拨都被困在以下几个老问题中:
流程模糊,审批多层: 没有统一流程模板,一个简单申请需要跑多个部门、签多个人。 设备去向不清,账实不符: 设备调出后没人跟进,系统不更新,盘点时才发现“名不副实”。 责任不明,出事难追责: 调拨过程没人真正负责,一出问题便互相推诿。 这种“扯皮式”管理不仅拖慢工作进度,还无形中影响了行政部门的权威与服务质量。
“快递式”管理法的核心理念:让设备像包裹一样流转
“既然物流公司每天处理成千上万个包裹,都能做到高效透明,那我们设备调拨也可以。”这位行政总监的灵感来源于快递行业。她借用快递运作逻辑,重新设计了调拨流程,打破了传统行政管理的“慢节奏”思维。
她的“快递式”管理法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核心动作:
1. 每一台设备都有“运单号”
不再只靠纸质表格或口头传达,每一次调拨都生成一个唯一的电子调拨单,类似快递运单:
包含设备编号、调出部门、调入部门、预计到达时间、责任人等信息;
系统内实时追踪设备状态,更新每一步操作;
责任人自动绑定,形成可追溯的责任链。
就像你查快递一样,任何人都能清楚知道这台设备“到哪了”、“由谁负责”。
2. “一键发货”,简化调拨操作
传统调拨往往流程繁琐,“快递式”管理则借鉴了电商后台:
使用行政平台或内部系统,一键生成调拨单;
自动发送给涉及的各方,无需重复沟通;
每个环节都设有提醒与超时预警,防止流程卡壳。
这不仅大大节省了人力,也提升了行政团队的“专业感”。
3. 调拨完成自动回执
设备调拨完成后,系统会自动发出“签收回执”:
调入部门确认设备接收并拍照上传;
系统同步更新资产状态,完成资产台账变更;
出现任何问题,系统内留痕,便于追责和优化。
这一机制极大地提升了调拨工作的闭环效率,避免“调了就没人管”的管理真空。
成效如何?数据说话
实施三个月后,这家企业在多个维度实现突破:
平均调拨周期由3.5天缩短至1.1天;
行政人员处理设备调拨相关工单减少60%;
盘点准确率提升至98.7%,责任追溯时间缩短80%。
最关键的是,行政部门终于从“救火队员”变成了“调度专家”。
别再用“人盯人”管理设备
设备调拨不是靠人扯嗓子、跑流程,而是靠机制和系统在运作。“快递式”管理法的底层逻辑并不复杂,但胜在思维转变:用服务型、数据化、责任链条清晰的思维,解决旧问题。
也许你的企业暂时还不具备成熟的数字平台,但只要敢于做减法、明责权、理流程,从“人管人”转向“系统驱动”,同样可以走出调拨混乱的泥沼。
下次你再面对设备调拨混乱,不妨问问自己:你的流程,像快递那样高效了吗?
云呐资产——专业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
点击开通免费试用: 点我试用
友情链接: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| 工单管理系统 | 运维管理系统 | 数字孪生 | ITSS工具 | 动环监控系统 |